1、(反义词):愁眉不展、愁眉苦脸、灰心丧气
2、派生的“春风得意” “走马观花”两个成语则被后人所熟知。
3、(学古诗)夜立阶下——袁枚
4、(学古诗)次北固山下——王湾
5、(学古诗)江南春——杜牧
6、登科,是指参加科举考试的应考人被录取,也特指考中进士,又称为“登第”。如清朝袁枚的《祭妹文》中有:“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中又记载:“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其中的“及第”又是何指呢?及第,也是登科的别称,也就是应考者考中进士。因张榜公布的皇榜上的题名有甲乙次第的分别,故名。隋唐时期,只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时期,殿试中考中一甲三名的由皇帝亲自赐“进士及第”,也简称为“及第”。另外,还有状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称谓的分别。参加科举考试未被录取者,称为落第或下第。
7、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8、此诗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叙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9、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郊早年家境贫寒,生活困窘,且屡试不第,直到四十六岁时才得中进士,五十岁被任命为溧阳尉。孟郊擅写古诗,五百多首存诗中以短篇五言古诗最多,无一首律诗。孟诗题材多样,有表达关心人民疾苦的作品,有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也有表现骨肉亲情或描画自然山水的。孟郊的诗作或明白淡素,工于白描,或精思苦炼,雕刻奇险。他以苦吟著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是苦吟诗人的代表。其作品集录于《孟东野诗集》。。
10、(学古诗)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11、【登科后孟郊】原文: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2、(学古诗)绝句——杜甫
13、关于孟郊写的《登科后》。孟郊与贾岛齐名,属于苦吟诗人。遣词造句反复推敲。诗作“诗境冷峭、造语瘦劲、情味苦涩”是主要特点。苏轼有“郊寒岛瘦”的考语,就说的是孟郊的诗简啬孤峭。
14、(学古诗)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15、(学古诗)乐游原——李商隐
16、(学古诗)赠外孙——王安石
17、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观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18、(学古诗)登飞来峰——王安石
19、(学古诗)忆江南——白居易
20、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不足夸:不值得提起。
21、(学古诗)蜀相——杜甫
22、(学古诗)易水送别——骆宾王
23、(学古诗)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欧阳修
24、(学古诗)别董大——高适
25、四句的诗歌形象之脍炙人口,除了它正面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一时间的欢快情绪外,也是与它同时具有的象征意味分不开的。所谓"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诗人感到的可以大有作为的适宜的政治气候的象征。所谓"得意",既有考中进士以后的洋洋自得,也有得遂平生所愿,进而展望前程的踌躇满志。因而诗歌所展示的艺术形象,就不仅仅限于考中进士以后在春风骀荡中策马疾驰于长安道上的孟郊本人,而且也是时来运转、长驱在理想道路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形象了。这样,个别与一般、明快与含蓄,就在这首诗中得到了统使诗作获得了较大的思想艺术容量,既具体生动,又不乏概括性,既明朗畅达而又别具情韵。
26、《登科后》这首诗的四两句刻画了诗人金榜题名春风得意的快活喜悦的形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27、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赏析此诗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叙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
28、由于自己已经有过两次落第的经历,经过寒窗苦读,发奋努力之后,而获榜上有名,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于是尽情倾泻心中的狂喜,忘却以往生活的所有不快,憧憬金榜题名之后的美好,去过那种扬眉吐气,自由自在的畅快人生。
29、(学古诗)碛中作——岑参
30、龌龊(wòchuò):原意是肮脏,这里指不如意的处境。
31、明·瞿佑《归田诗话》:东野诗如"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大地宽?"……气象如此,宜其一生局蹐也。惟《登第》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颇放绳墨。然长安花,一日岂能看尽?此亦谶其不至远大之兆。
32、唐代的科举考试,有明经、明法、明书、明算、进士等多个门类,以进士最是难考。因为其他考试是某一领域的考试,比如明算,就明显是考算学领域的问题。
33、(学古诗)赐萧瑀——李世民
34、(学古诗)醉落魄·离京口作——苏轼
35、(学古诗)牧童——吕岩
36、⑷得意:指考取功名,称心如意。疾:飞快。
37、(灯谜):二月作诗诗有情;酒助诗兴情更浓
38、(学古诗)绝句两首——杜甫
39、(学古诗)关山月——李白
40、(学古诗)出塞——王昌龄
41、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42、昔日的局促不值得再谈,今天无拘无束畅想无边。
43、(学古诗)旅夜书怀——杜甫
44、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新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
45、(故事):唐朝诗人孟郊年轻时隐居嵩山,过着清贫闲淡的生活,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多次进京赶考没有考中,直到41岁时才考取进士,他写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心情。
46、(歇后语):骑兵逛公园
47、(学古诗)题诗后——贾岛
48、因而诗歌所展示的艺术形象,就不仅仅限于诗人自己了,而是所有像孟郊一样,时来运转、奔跑在追求理想道路上的人。达到了个别与普遍、明快与含蓄的统大大提升了这篇诗作的艺术容量,在具体生动的同时,又不缺少概括性,明朗畅达中别具情韵。因此,“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两句诗成为备受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还由此派生出“春风得意”、“走马观花”两个成语,流传后世。
49、《登科后》这首诗的四两句刻画了诗人金榜题名春风得意的快活喜悦的形象。“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
50、(学古诗)山行——杜牧
51、(学古诗)浪淘沙——刘禹锡
52、进士考试的一甲、二甲、三甲的区分,是从宋太宗赵光义的太平兴国八年开始的。
53、(学古诗)赤壁——杜牧
54、(学古诗)观沧海——曹操
55、(学古诗)对酒——秋瑾
56、(学古诗)春夜喜雨——杜甫
57、每一节课程都是精心挑选
58、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年届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59、(学古诗)登岳阳楼——杜甫
60、唐代诗人孟郊其人。孟郊这个人,父亲做过小吏,家境清贫。四十一岁才被推举应试进士。此后两次进士科考试,都没有考取。到了四十六岁时终于中进士第。
61、(学古诗)鹧鸪天·桂花——李清照
62、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
63、古怨别唐五代•孟郊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64、(学古诗)诗经.采薇——第六章
65、(学古诗)嫦娥——李商隐
66、(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李白
67、(学古诗)听弹琴——刘长卿
68、“小登科后大登科”,也就是成家立业的意思,先结婚又考上中举。
69、以前在生活上的诸多困顿和自己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如今我已金榜题名,所有的不快和郁结的闷气,都已如风吹云般散去,心中真有说不尽的畅快啊,多么想尽情地去拥抱那无边博大的自然界。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大街上,轻盈的马蹄踏着宽阔平坦的路面,显得格外轻松,竟然于不知不觉间,在一天之内,早已把长安的繁花赏尽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邮箱:2466368147@qq.com 删除,多谢。